吳若權在《從前,有個笨小孩》書裡分享他從孩童到青少年時期的點滴,也道出他如何用力翻轉人生,成為現在的自己。
書中提到許多與《重複的力量》不謀而合的人生經驗,其實「重複」的運用真的常在我們的身邊出現。
節錄於下,與大家分享:
重複多次內化到潛意識:
- 有一次參加演講比賽,我把稿子背得滾瓜爛熟,連睡覺都當作夢話背出來,終於得到冠軍。
- 我對自己發下宏願!還把這個願望密密麻麻地抄寫在國文課本的最後一頁。
- 先看清楚要摘哪顆星,再開始爬天梯,以免辛辛苦苦爬到天際,才發現那顆星不是自己要的。或許,邊爬邊看也是一個方法,只不過會多浪費一點時間罷了,但總比矇著雙眼往上爬,更有機會摘到自己想要的星星。
- 明確的目標是追求成功的動力。很多時候,我們懶散是因為我們沒有清楚的目標;或者,雖然有目標,但自忖能力不夠,覺得目標遙不可及,也會讓自己失去鬥志。不論多大或多遠的目標,都必須有效切割,才能讓追求成功的動力,因為階段性達成使命而持續不墜。
重複想像:
- 整個週末,我都坐在台北圓山下「再春游泳池」的看台上,專注觀察那些游泳健將如何踢水、划水、換氣。他們流暢的動作,在我腦海裡逐步分解,演練過千百回。很神奇地,經過星期六、日兩個下午的觀摩學習,我居然無師自通地學會游泳。直到多年以後,我看過很多關於研究透過腦神經引導學習的書籍,才知道:學習很多技能,並不一定要直接下場演練,如果可以用心觀察,然後在腦中靠想像力反覆臨摹,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行動:
- 每當我以正向思考在生活中勇敢做出一些改變,這個世界就用更多美好的結果回應我。
「心想事成的重複計數法則」其實非常簡單,就是對想要達成的事,訂出明確的重複想像目標數量,而非漫長與枯燥的每天練習;再來就是當重複想像1000時,投入行動至少10次(就是行動1%),只要徹底執行,心想事成絕非夢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