贏家與輸家的差別,往往取決於微不足道的好習慣
Posted by Erin in 好文分享, 重複為何有力量, 重複的力量 |原文刊載於會計師月刊第263期(2015/6/30)
作者:胡碩勻會計師
三采文化請我為新書<贏在好習慣:贏家與輸家的差別,往往取決於微不足道的好習慣>推薦,作者史考特(S.J. Scott)所發明的「推疊習慣」能做到「每天只要花十五分鐘,就可以完成3到30個小改變」。
read more
原文刊載於會計師月刊第263期(2015/6/30)
作者:胡碩勻會計師
三采文化請我為新書<贏在好習慣:贏家與輸家的差別,往往取決於微不足道的好習慣>推薦,作者史考特(S.J. Scott)所發明的「推疊習慣」能做到「每天只要花十五分鐘,就可以完成3到30個小改變」。
最近看了一本好書,與你分享:《因為堅持,所以贏:改變人生的必要公式》(Commit to Win: How to Harness the Four Elements of Commitment to Reach Your Goals),作者:海蒂.瑞德(Heidi Reeder)
三采文化請我為新書《贏在好習慣:贏家與輸家的差別,往往取決於微不足道的好習慣》(Habit Stacking: 97 Small Life Changes That Take Five Minutes or Less)推薦,作者史考特(S.J. Scott)所發明的「堆疊習慣」能做到「每天只要花十五分鐘,就可以完成3到30個小改變」。聽起來很吸引人吧!
播下一個行動,你將收穫一種習慣;播下一種習慣,你將收穫一種性格;播下一種性格,你將收穫一種命運。——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威廉‧詹姆士(William James)
三采出版社請我為新書推薦—《我,跟自己拚了!:挪威最頂尖的心智訓練師讓你潛能發揮100%》(Bli best med mental trening),作者艾瑞克.伯特蘭.拉森(Erik Bertrand Larssen)。書中有許多內涵令人深省,與您分享。上一篇「和自己拚了,才能讓自己更好」,今天分享習慣的力量。
眼前兩條小徑蜿蜒,而我⋯⋯踏上乏人問津的那條,也展開了截然不同的人生。──詩篇<無人走過的路>(The Road Not Taken),作者、美國詩人 羅伯特.佛洛斯特(Robert Lee Frost)
三采出版社請我為新書推薦—《我,跟自己拚了!:挪威最頂尖的心智訓練師讓你潛能發揮100%》(Bli best med mental trening)。書中有許多內涵令人深省,與您分享。
「改變會痛苦,但不改變會吃苦。改變很難,想改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;在很多時候、我們必須要改變自己!」–馬雲,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
人為什麼要不停的學習?是為了成長與改變。如何判斷自己到底有無改變?有項指標,那就是「痛苦經歷」。
「重複是學習之母!」–德國哲學家狄慈根(Dietzgen,Joseph)
一個懂得重複力量的人會擁有決定性的優勢。由肯•布蘭佳(Ken Blanchard)、保羅•梅耶(Paul J Meyer)及迪克•盧赫(Dick Ruhe)三人所合著的《知道做到》(Know Can Do!: Put Your Know-How Into Action)一書認為,人們無法完成從Know-How到行動的主要有三個原因:所擁有的Know-How過多、不恰當的過濾系統以及養成不適當學習方法的壞習慣,而克服這些障礙的關鍵就是「反複溫習」。
如果我們做事時都假設只要是廣為接受的事實就是真理,那就不用指望時代會進步了。–航空先驅與發明家奧維爾·萊特(Orville Wright)
今天來個書摘,《9個實驗,印證祕密的力量》(E-Squared: Nine Do-It-Yourself Energy Experiments That Prove Your Thoughts Create Your Reality),作者潘‧葛蘿特(Pam Grout)。
想像遠比知識重要,因為知識有限,但想像力可以遨遊世界。–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
請問:「擁有會計師證照的人可以做哪些工作?」–這是我在圓子夢課程的計劃單元裡,會向學員提出的一個問題。
你的回答是否為「一位會計師能做財務、會計、稅務、審計」?這的確是九成九的人會想到的答案。這就是一種邏輯上、因果關係、聯想式的垂直思考法,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在想事情的。
由於大多數人都是習慣垂直思考,若要出奇制勝,就需要多使用水平思考法來幫助我們突破框架。